動物醫院,狗青光眼,狗白內障,獸醫-台北獸醫院
    醫院簡介   寵物問題   優惠方案   合作夥伴   醫院位置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 外語學習中的母語遷移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436637"

中國社會科學網關注無論學習何種外語,我們的母語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外語學習;而且,當外語學到一定程度后,反過來也會對我們的母語使用產生一定的影響,母語與外語這種互相影響的現象,稱為語言遷移(或跨語言影響)。語言遷移是有方向的,母語對外語的影響稱為母語遷移(或正向遷移),外語對母語的影響稱為反向遷移。其中,母語遷移在外語學習中經常出現,引起人們的普遍注意。母語遷移有時對外語學習有幫助,稱為正遷移;有時有干擾,稱為負遷移。在外語學習與使用中,當正遷移發生時,交流順暢進行,因此人們往往對此習焉不察。但當負遷移發生時,往往會導致外語表達錯誤,影響交際,因此受到學者、教師和學生的特別關注。母語遷移在外語學習的語音、詞匯、語法、語義、語用、語篇等層面都會出現。例如,日本人說英語帶有濃重的“日本腔”,這是因為日語的發音習慣對英語發音造成了負面影響。例如,因為日語中缺少[r]這個音素,日本人在說rose這個單詞時,往往會讀成。又如,每當旅游旺季,景點“人山人海”,形容這種情景的中式英語“peoplemountainpeoplesea”,這是把漢語表達直譯為英語時出現的詞匯遷移和語義遷移。語法遷移最典型的表現是中國學生在使用英語一般過去時的時候,一不注意就會漏掉過去時的“-ed”標記,這是由慣常使用的漢語動詞缺少形態標記引起的。就語篇來說,漢語組織段落中經常先分述,最后總結。為幫助我國學生在英語寫作中改掉這種習慣,教師需要先講清英語喜歡用主題句加支撐句的組段方式,再輔以大量練習,才能掌握英文的寫作特點。動態變化語言遷移的基礎雖然是母語與外語之間的客觀異同,但直接導致語言遷移發生的,卻是學習者對母語與外語的主觀心理表征。在雙語心理表征形成過程中,學習者個體差異和外語水平都會影響語言遷移發生與否、遷移量以及方向。對外語水平與母語遷移變化的關系問題,大部分人認為,剛開始學外語時母語遷移最多,隨著外語水平的提高,母語遷移逐漸減少。也有人認為,外語水平較低時,能表達的內容有限;水平越高,能表達的內容越多,母語遷移發生的可能性就越大。要真正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解決母語遷移的判斷方法問題。筆者提出了“判斷母語遷移的比較歸納方法框架”。這一方法通過長達兩年的歷時跟蹤研究,系統考察了中國學生在使用英語動名搭配、形名搭配、定語從句、關聯詞等八個方面的母語遷移。我們發現,學生個人之間在正遷移和負遷移的發生量上存在較大個體變異;從組群表現來看,隨著他們總體外語水平的進步,正、負遷移的量都是非線性變化的。心理機制母語遷移發生與否固然與學生的母語與外語之間的客觀異同有關,但并不是兩種語言的相同之處就會出現正遷移,不同之處就會出現負遷移。實際情況往往復雜得多,有時候母語與外語之間在某一方面明明很相似,但學生卻對此視而不見,無法利用兩種語言之間的相似性來幫助自己的外語學習;有時候兩種語言之間存在明顯差異,但學生卻沒有注意到,想當然地認為它們是相似的,不當的“借鑒”導致了錯誤的發生,是負遷移的結果。那么,我們在用外語表達思想時,發生母語遷移的心理機制到底是怎樣的呢?筆者研究提出“外語產出中母語遷移發生的心理語言學模型”,主要由主機制、知識儲備和執行控制系統三部分組成。對應外語學習的初、中、高階段,這一模型也分為三個階段,它們在基本構成和運用程序上是相同的,區別主要在雙語詞匯表征及通達上。發生母語遷移的物質基礎是母語與二語的概念、詞匯、語法表征存在異同。母語遷移發生的必要條件是在二語產出過程中,與母語相關的概念、詞匯、語法表征等被激活,能否在二語產出中真正出現母語遷移,則取決于執行控制系統的工作情況。主要分為兩種情況:(1)當被激活的母語相關概念、詞匯、語法等表征與二語一致時,如果監控系統運行正常,允許其繼續,就會出現正遷移;如果監控系統錯誤地把它們之間的一致之處判斷為不一致,不允許母語的特征復制到二語中去,正遷移就不會在二語產出中出現。(2)當被激活的母語相關概念、詞匯、語法表征等與二語不一致時,如果監控系統運行正常,及時發現,抑制系統就開始工作。如果抑制系統能夠壓制住母語的干擾,母語負遷移就不會在二語產出中表現出來;如果抑制系統能力不強,不能壓制母語的干擾,母語負遷移就會在二語產出中表現出來。如果監控系統不夠敏感,沒有發現母語和二語表征中的差異,允許母語表征復制到二語中去,母語負遷移也會在二語產出中表現出來。應對策略既然母語遷移是一種客觀存在,應該如何正確地對待?首先,要增加對母語遷移的了解。教師要在熟練掌握母語和外語的同時,有意識地對它們進行對比分析;要了解母語遷移,特別是負遷移的表現以及影響因素。此后,教師可以用通俗的語言把這些知識介紹給學生。其次,要有效地利用正遷移,克服負遷移。教師要幫助學生認識到母語和外語在詞匯、語法等方面存在的相似性,利用母語知識幫助學生學習外語。對于可能引起負遷移的方面,要加大外語輸入與互動的質與量,還可以借助認知語言學探究外語表達的具體認知動因,利用語料庫幫助學生了解相似外語表達的細微區別。新時代的語言遷移研究方興未艾,大有可為。其中許多研究內容與共建“一帶一路”有密切聯系:第一,語言遷移與文化交流的關系。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我們在學習、使用其他國家的語言與其交往的同時,也要了解對方的文化。但兩種語言與文化的異同如何交互影響,值得探討。第二,外語學習對年輕人思想的影響。外語學習的目的是為我所用,提高交流效率,學習他國先進的科技與文化;但同時要抵制外語所承載信息的負面影響。我國大學生經過多年的外語學習,他們的知識表征系統與只會母語的單語者有什麼區別,外語學習對年輕人的思維有哪些影響,需要認真調查。第三,多外語學習的語言遷移研究亟待加強。為主動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20所高校的大學外語教學正在進行第二、第三外語教學試點。為提高多外語教學效率,必須盡快厘清多外語學習中語言遷移的表現、影響因素和心理機制,提出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主動發力,讓外語教學更好地服務于共建“一帶一路”,服務于國家建設。(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中國大學生英語產出中的母語遷移歷時研究”負責人、上海財經大學教授)戳“閱讀原文”,查看往期學術干貨!原標題:《外語學習中的母語遷移》

關鍵字標籤:韓文實用單字發音-英代外語TO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