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所公布的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台灣已成為全球大腸癌發生率第一名國家。而台灣癌症基金會根據國民健康署數據發現,最新大腸癌每年發生人數已攀升至14,965人,是民國68年的11.91 倍,尤其女性數值更高達13倍之多。面對腸癌威脅,台灣癌症基金會持續推動國人注重大腸癌與大腸瘜肉的預防工作,今年以「上班族大腸瘜肉發生與飲食習慣調查」,發現五大腸勞飲食特徵,以此提醒正為每日生計汲汲營營的勞苦上班族,打拼經濟的同時也留心腸胃保健的重要性。除了趨勢分析的研究外,連續第三年結合「529腸胃健康日」,於三月十八日正式啟動「2016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祭出獎值百萬三重獎勵與優酪乳早鳥送,結合四月十七日起跑的腸胃健康日講座,持續為全民傳遞正確與健康的腸胃保健知識,一同打擊腸癌、追捕瘜肉。
35~49歲腸瘜高峰、年輕族群勿輕忽
已邁入第八年的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去年共有7,784位民眾參加,在接受大腸鏡檢查的1,001位民眾中,有737人成功追捕到瘜肉並切除,發現率高達七成四。觀察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參加者近五年之瘜肉追捕率2 ,檢出大腸瘜肉的比率逐年上升,較五年前成長五成一。在接受大腸鏡檢查的活動參加者中,40~49歲民眾有七成九成功發現瘜肉且切除,而也有七成七的30∼39歲之民眾發現瘜肉,瘜肉追捕率較參與本次活動的其他年齡層要高。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暨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張家崙表示,50~59歲大腸癌罹患人數近10年急遽上升141%3 ,但近年大腸癌的發生年齡層有略見下降的趨勢。另從國健署發佈最新腸癌發生人數來看(2012年) 4 ,50歲開始即邁入腸癌高峰期。而大腸癌從異常病變癌化為癌症,通常需要10~15年的時間,因此往前推則35歲開始就有可能產生腸瘜高峰,此亦與本會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中30~49歲民眾為瘜肉高發年齡層相呼應。35歲以上青壯年應開始警覺大腸瘜肉的問題。如能及早發現大腸瘜肉並切除可大幅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但根據過往調查5,實際主動進行大腸瘜肉-糞便潛血篩檢的年輕族群或上班族比例僅過二成,因此再次呼籲全民加入定期進行篩檢的行列。
上班族=腸勞族?! 80萬上班族6 腸瘜威脅、五大腸勞飲食種瘜憂
針對全台灣1,410名30歲至59歲的上班族,以網路方式進行的「上班族大腸瘜肉發生與飲食習慣調查」發現有7.23%受訪者表示自己患有大腸瘜肉,因此推估全台灣有超過80萬上班族恐受到大腸瘜肉的威脅。另外也針對其生活習慣、飲食喜好、營養攝取等項目比對,進而發現五大腸勞飲食特徵,分別為:一、重鹹油烹多:有近七成與五成上班族喜好以炒或煎的多油方式烹調,另外過五成上班族表示其口味喜好偏鹹。二、肉食攝取多:有六成上班族會以紅肉為飲食上的首選,而有過六成上班族會以吃到飽餐廳做為餐廳選擇考量。三、腸常壞菌多:約三成五上班族每周用餐會出現脹氣、腹痛等不適、近兩成上班族時有便秘或腹瀉的情形,腸道淨空有待加強,進而可能壞菌增生,易使腸道吸收毒素增加。四、消夜聚餐多:近六成上班族一周至少會吃一次消夜(超過九點進食),五成二上班族一周至少有一次聚餐、應酬。五、操勞延食多:八成三的上班族有受工作影響而產生外食、不按時用餐、吃飯時間急促的經驗。
遠離腸癌三步驟:腸道順暢補好菌、多吃蔬果少紅肉、主動篩檢勤運動
張副執行長表示,除五大腸勞飲食特徵外,調查中也發現近八成上班族每周運動不到三次(未達運動333標準),甚至近四成上班族表示幾乎不運動。而有六成六的上班族7 對於降低大腸瘜肉或對於大腸癌的預防觀念一知半解,因此台灣癌症基金會再度提出遠離腸癌三步驟的呼籲,第一:腸道順暢,補好菌:提高排便順暢度,攝取促進腸道蠕動的食物(例如優酪乳、高纖維質食物),減少糞便停留腸道的時間,降低壞菌與毒素影響的機率。第二、多吃蔬果,少紅肉:飲食均衡、用餐定時,減少高油烹煮習慣與紅肉的攝取,提高纖維與蔬果攝取量。第三、主動篩檢,勤運動:無論是否有大腸癌或大腸瘜肉家族史,鼓勵五十歲以下年輕民眾主動提早進行大腸癌-糞便潛血篩檢,並養成運動333習慣(每周運動3天、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平均心跳每分達130下以上)。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鄭欣宜表示,參與此次調查的上班族中,有七成七的受訪者每日蔬菜攝取不到三份、六成八受訪者每日水果不到二份,明顯有蔬果攝取不足情況。針對此結果,營養師給予飲食上應遵循「蔬果彩虹579」原則:每日攝取量兒童達5份、成年女性達7份、成年男性達9份的建議,天天攝取足量的蔬果,除了抗癌也助於腸胃環保,以維持腸內好菌相。另外也可以用補充好菌的方式,透過保腸保胃、通過國家健康食品認證的優酪乳,搭配日常飲食口味調整為清淡、低油、多蔬果的烹調,讓好菌與蔬果中的高纖成分為腸道健康打好基礎。 2016 「腸胃健康日暨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起跑,百萬獎值 結合「5/29腸胃健康日」與「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台灣癌症基金會於2016年持續祭出兩波段獎勵。波段一:只要於5月29日『腸胃健康日』前,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或是大腸鏡檢查 ,就有機會抽中優酪乳7日份,將抽出200名,分享總價值二十萬元的優酪乳獎品。波段二:即日起至12月31日止,只要民眾進行糞便潛血檢查、大腸鏡檢查以及切除瘜肉者,比照往年都可以參加「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三重抽獎,與優酪乳早鳥送合計共達百萬獎值及獎品等你拿。而去年獲得熱烈回響的「腸胃健康日講座」 將於四月十七日起陸續展開。同時為讓全台其他地區民眾免於舟車勞頓之苦,今年更以「腸胃健康日線上講座」,邀集國內癌症權威與營養專家,透過網路與實體,為民眾帶來更豐富與專業的大腸癌、大腸瘜肉防治衛教資訊,詳情可上台灣癌症基金會網站查詢(www.canceraway.org.tw )
1.根據國民健康署數據,1979年(民國68年)該年大腸癌發生人數為1,251人,2012年(民國101年)大腸癌發生人數為14,965人,相差11.9倍;1979年(民國68年)該年女性大腸癌發生人數為492人,2012年(民國101年)女性大腸癌發生人數為6,407人,相差13倍。 2.在此瘜肉追捕率係指在有接受大腸鏡檢查的活動參加者中,檢查出瘜肉並切除的民眾比率。 3.根據國民健康署數據,2003年(民國92年)50~59歲大腸癌發生人數為1,328人,2012年(民國101年)為3,205人,10年間成長141%。 4.根據國民健康署數據,2012年(民國101年)30~39歲腸癌發生人數為445人,40~49歲為1,317人,50~59歲為3,205人,60~69歲為3,623人,70~79歲為3,606人。 5.台灣癌症基金會於2015年2月1日至2月14日針對1,102名22至49歲上班族調查表示,其中僅有23.5%民眾有做過大腸瘜肉-糞便潛血篩檢。 6.在1,410位受訪者中,有102位民眾表示本身患有瘜肉,占整體受訪者7.23%。加權內政部戶政司公布2016年1月全台30歲至59歲(與問卷對象相同之年齡層)人口數11,149,647人後,預估瘜肉可能人數相當於806,119人次。(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2.95%內)。 7.在1,410名受訪者中,針對「可以降低瘜肉增生或罹患大腸癌風險」的方式選中,只要吃素就可以降低風險(答X)、多吃蔬果(答○)、有固定運動習慣(答○)、定期作糞便潛血檢查(答○)、時常補充腸道好菌(答○)、多吃紅肉(答X)等選項答對者為480名,佔34%。 |